本報訊吃、穿、用是居民消費的傳統(tǒng)三大項,但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穿卻已不再是重點,其在消費支出的比重逐漸下降,御寒蔽體也不再是衣著消費的主要目的,而變成在質(zhì)量上追求名牌、高檔,款式上追求時裝化、突出個性化,面料上追求天然舒適。
2000年,我市居民用于衣著方面的支出人均為656.25元,占消費性支出的比例僅為9.8%,比1999年下降1.5個百分點,在這其中,買成套服裝的人越來越多,人均為450.15元,占衣著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8.6%,衣著成衣化的趨勢更加明顯。
2000年,追求時尚不再是女性的專利,男女消費者對服裝可以說是各有所愛。雖然居民整體衣著消費支出在下降,但男性衣著消費支出卻已是連續(xù)兩年增長,2000年比1999年增長了5.0%,男性追求服裝的質(zhì)量和名牌,所購買的服裝品種主要為一些中高檔的呢大衣、羽絨服、西裝等。
與此相反的是女性衣著消費支出卻在下降,2000年我市居民用于購買女性服裝的支出人均為241.84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時裝化、個性化成為女性們的新追求。(本報記者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