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1895-1953)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有一些頗具進步意義的歷史人物題材,《田橫五百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短餀M五百士》取材于《史記》。田橫(?-前202年),秦末狄縣(今山東高青縣東南)人,原是齊國貴族。楚漢戰(zhàn)爭中自立為齊王,不久,為漢軍所敗,投奔彭越。漢朝建立,他率五百徒屬逃至今即墨東部海域之島上。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命他到洛陽。因不愿稱臣于漢,行至離京城30里的河南偃師,他自刎而死,留居島上的五百義士聞訊也盡皆自殺。對田橫的此種不屈行為,司馬遷曾以“田橫之高節(jié),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圣賢!”的話語贊之。同時,也發(fā)出了“不無善畫者,莫能圖,何哉?”的感嘆。
徐悲鴻讀此,深為所感。聯(lián)系到大革命失敗后的黑暗現(xiàn)實,以及那些喪失氣節(jié),依附于國民黨和帝國主義的勢利小人,撫今追昔,思緒萬端,1928年起,他選取了田橫拱手與五百壯士訣別的場面,勾畫出了一幅催人淚下的畫圖,表現(xiàn)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鮮明主題。這幅油畫高198厘米,寬355厘米,到1930年完成,整整用去了兩年的時間。畫家用藝術(shù)家的責任感使一代史家的感嘆形象化和深化了。
田橫訣別之島,后人取名田橫島。該島位于青島即墨市洼里鄉(xiāng)山東頭3.5公里處,面積1.3平方公里。五百義士的合葬即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