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到古玩市上轉一轉,已經(jīng)成為許多古玩收藏愛好者樂此不疲的嗜好了。有許多初入此道的朋友們最擔心的就是在這魚龍混雜的地攤上買到假冒貨,花錢不說還買了個窩心。其實,只要你多觀察,少開囊,多揣摩,少沖動,要不了多久也能成為收藏的行家,不斷會有讓你驚喜的收獲。
想一下子成為鑒賞家的想法是不現(xiàn)實的。如果能夠掌握一些鑒別古玩藝術品的竅門,對經(jīng)常到古玩市場走動的朋友來說也是大有益處的。下面介紹的一些鑒別古舊書畫藝術價值的訣竅,倒是初學者盡快“上路數(shù)”的好辦法。
一曰看“氣”。見到古舊書畫打開來看,好的作品一般氣韻生動,筆法靈動,讓你在作品之前不由自主地受到震動,遠非一般凡俗作品可以比擬的。前一段一位朋友在古玩城偶然看到四幅舊屏條,打開一看款識不清,但畫面生動,筆法老到,景物形象氣韻不凡。那位朋友當即掏出兩千元買下。后來經(jīng)過專家鑒定,認為是清代著名畫家邊壽民的作品,價值應在數(shù)萬元以上。
二曰看“款”。中國書畫作品都有款識,無款無識者一般是現(xiàn)代人隨意練筆的草稿,一般稱不上作品。舊書畫中無款識者極少見。書畫藝術為中國文人之技,一般擅畫之人都是讀書人,文字詩詞都有相當水平。模仿別人作品的畫匠、作偽者多為粗俗之人,文字詩詞功底當然要差許多。一幅畫,畫的再好,若題款詩詞粗陋不堪,或無新意模仿抄襲他人的詞句,或干脆題上幾句俗語,那么這幅畫絕對不會有較高價值。例如牡丹就是“國色天香”,荷花只會是“出水芙蓉”,等等。
三曰看“印”。印章是中國書畫藝術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除了證明書畫作品的主人以外還起著調(diào)劑畫面、抒發(fā)作者胸臆的重要作用。若圖章拙劣呆板,章法混亂,則多為畫匠偽刻。若印色晦暗渾濁,印章周圍有明顯滲油現(xiàn)象,說明采用劣質(zhì)印泥,這是書畫家所不為的。舊時文人再窮,也不會在小小印泥上節(jié)省。收藏愛好者學習記憶著名書畫家的筆法風格較為困難,而熟記幾個書畫家常用的印鑒相對來說要容易的多。
鑒別舊書畫作品的訣竅還有許多,例如從紙質(zhì)、墨色、裝裱等各個方面。通過上述的檢驗后,雖不一定保真,但是起碼說明這件作品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不會是拙劣無價值的東西。一些作品具有一定藝術價值,且收藏者喜歡,那么收藏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