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青央企參建!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正式通車
大眾網記者 毛道光 通訊員 劉暢 青島報道
5月1日,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車。隧道南岸入口處,人頭攢動、車流如織,圍觀群眾爭相拍照打卡,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期盼多年的海底隧道終于通車了,真是太快太方便了!”
大連灣海底隧道,是我國北方寒冷地區(qū)首條跨海沉管隧道,也是全國首條自主設計施工的柔性節(jié)段式管節(jié)沉管隧道?!肮こ虖?013年確定沉管法工藝到如今建成通車,歷經十載,在跨海沉管隧道建設領域填補了多項行業(yè)空白,創(chuàng)造了多項紀錄。10年間,我國沉管隧道建設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充分展現了交通強國的時代使命和擔當。”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評價道。
為了建成這條交通大動脈,大連市城市管理局作為項目實施機構,組織協調政府部門、產權單位勠力攻堅,高效完成征拆工作,辦理規(guī)劃、用地、用海等審批手續(xù)。政企同心,拿出敢為人先的精神狀態(tài)、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高效務實的攻堅舉措,全力推進項目實施。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項目團隊始終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打造沉管隧道原創(chuàng)技術“策源地”,克服了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風險大、技術難題多等困難,實現了大型船舶、水下電纜插座等核心裝備和技術的國產化,并首次將“頂進節(jié)段式”最終接頭、透水式接岸結構、碎石基床全漂浮整平等新結構、新技術應用于沉管隧道工程中,集中體現了“新的工程思想”,創(chuàng)下我國乃至世界沉管隧道施工史上的“第一”和“之最”?!绊椖啃纬闪藫碛凶灾髦R產權的核心技術,有力推動了我國外海沉管隧道建設技術的進步,為世界沉管隧道建造貢獻了中交方案和中國力量?!敝袊こ淘涸菏苛著Q說。
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創(chuàng)造了12小時安裝一節(jié)沉管、20個月安裝18節(jié)沉管等一系列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設新紀錄,一航局建設團隊用新的“中國速度”展示并進一步鞏固提升了我國在沉管隧道施工領域的領先地位。
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是貫徹落實“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和“交通強國”國家戰(zhàn)略,以PPP模式建設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東北地區(qū)進入財政部PPP項目庫單體投資額最大的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南起大連市中山區(qū)人民路,向北以沉管隧道下穿大連灣海域,連接北岸城市主干道,并延伸至201國道。主線全長約12.1公里,其中大連灣海底隧道全長約5.1公里,光明路延伸工程全長約7公里。工程建設標準為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60公里,雙向6車道,使用年限為100年。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工藝緊密連接大連灣兩岸,打造了城市內部跨??缃B接、服務城市發(fā)展的典范,有效破解了大連灣的C字形構造,構建起大連灣南北的5分鐘“便民生活圈”;光明路隧道采用“銑挖工藝”,建成了東北地區(qū)首例非爆開挖的硬巖隧道,成功解決了工程穿越石油化工區(qū)的安全風險,為繁榮都市再塑“安全屏障”。
作為國內首例“實體+數字”雙產品移交的沉管隧道工程,自主研發(fā)了數字化產品交互平臺和數字化綜合指揮平臺,為城市道路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行的“大連方案”。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的順利通車,對緩解交通壓力、優(yōu)化城市功能,推動大連灣兩岸一體化建設,助力大連挺進“萬億城市”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