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支援雷神山醫(yī)院建設 青理90后為戰(zhàn)"疫"逆行
青島新聞網(wǎng)2月22日訊(記者 宋波鴻 通訊員 曹玉潔)“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在媒體對武漢雷神山醫(yī)院建設逆行者的報道中,記者發(fā)現(xiàn)了來自青島理工大學的兩位“90”后校友的名字,并通過微信聯(lián)系了解到他們的情況。
橫跨3500公里、31小時逆行戰(zhàn)“疫”——郭響軍
29歲的郭響軍是我校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建筑電氣與智能化101班校友,2014年從學校畢業(yè),加入中建三局,平時工作在北京,現(xiàn)任大興新機場高速公路地下綜合管廊機電安裝項目執(zhí)行經(jīng)理。
郭響軍(右三)與同學畢業(yè)照。
能夠參加“雷神山”醫(yī)院建設,是郭響軍主動請戰(zhàn)、一路“逆行”的結果。春節(jié)前,郭響軍回到了家鄉(xiāng)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灘歌鎮(zhèn)休假。疫情始終牽動著郭響軍的心。得知火神山醫(yī)院開始建設,他立刻向公司報名?!爱敃r公司回復說,主要由武漢周邊的黨員先上。我覺得有些遺憾,真的很想為疫情防控做些事情。”宣布再建雷神山醫(yī)院的時候,郭響軍再一次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上!沖上去!”
2月1日,郭響軍接到公司通知,安排他與其他兩個同事一起,奔赴雷神山醫(yī)院建設現(xiàn)場。簡單準備之后,郭響軍第二天揮別父母,踏上赴漢的逆行之路。疫情之下,行程格外波折。從老家乘坐小巴車、長途汽車到蘭州,再坐高鐵到北京與同事匯合然后一起驅車奔赴武漢,郭響軍橫跨了3500公里,用了接近31個小時。最終,他在2月5日凌晨3點到達武漢,加入建設會戰(zhàn)。
郭響軍在武漢。
作為隔離1區(qū)的電氣工程師,郭響軍既負責全區(qū)的電氣施工管理,又兼著后勤保障:每天嚴格細致地按圖施工,高質量完成每一道工序,發(fā)現(xiàn)圖紙中的問題迅速反饋、進行處理;同時還要負責近100位工友們的衣食住行、考勤考核和工資發(fā)放。郭響軍每天工作在18個小時以上,從早上7點到凌晨2點是常有的事。
啟程的時候,郭響軍并沒跟父母說實話,只說是回北京上班。到了雷神山醫(yī)院之后,才在電話試探性地跟父母說了這事?!拔腋改竿蝗痪统聊艘粫骸5芸?,母親提高了嗓音說,你是我們的驕傲,做得很對,記得多洗手,保護好自己?!惫戃娛指兄x父母的開明:“平時話很少的父親,也對我說:有擔當,為你自豪!”
施工完成后,郭響軍目前還在武漢協(xié)助辦理后期工作。“請母校放心!我們每天測量4次體溫,房間按時消毒,情況一切都好!”郭響軍對母校師生對他的關注和關心表示感謝:“這次經(jīng)歷,感受最深的就是:有國才有家,有所長,就當竭盡全力!”
日均工作18小時 每天30000步——王小雙
今年25歲的王小雙,是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給排水144班校友。2018年畢業(yè)后就職于中建八局一公司安裝公司。在雷神山醫(yī)院建設現(xiàn)場,主動承擔著通風管支管和風口的安裝工作。
353期校報電子版上的大雙小雙。
在小雙公司官微上看到他的名字和照片,記者第一時間翻出了2014年9月16日出版的第353期校報迎新專版。在《雙胞胎兄弟:弟弟報到、哥哥迎新》一文中,介紹的正是王小雙和雙胞胎哥哥王大雙先后入校的故事。哥哥王大雙是土木工程學院13級學生。在校期間,大雙小雙都曾在學校大學生記者站擔任學生記者。
“弟弟是2月8日晚上接到通知去支援雷神山醫(yī)院的?!痹谥薪乒ぜ瘓F有限公司工作的大雙告訴記者,小雙接到公司通知時,兄弟倆當時均在家鄉(xiāng)湖北黃岡過年。雖然百般不舍,但父母還是堅定選擇支持小雙的援建決定:“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年輕人應該有這樣的家國情懷?!?/p>
2月9日上午,小雙用最快速度辦理了當?shù)胤判惺掷m(xù),帶著家人好不容易找來的一包N95口罩,上午11點左右從黃岡啟程,當天下午4點左右抵達雷神山醫(yī)院建設現(xiàn)場。
王小雙在武漢建設現(xiàn)場。
日均工作18個小時、步行近30000步,是小雙和突擊隊戰(zhàn)友們的工作常態(tài)。怕家人擔心,小雙常常在家人微信群里不定時地報平安。“既擔心他的防護做得好不好,還擔心他的身體是不是吃得消?!碧崞鹦‰p在雷神山醫(yī)院建設期間的工作表現(xiàn),大雙為弟弟點個贊:“關鍵時候還是很扛得住的。”
早上6點起床,戴上口罩開工;凌晨2點才能回到住處,倒頭便睡?!澳菐滋祛櫜簧舷雱e的,就是拼命工作,把工作干好!這種感覺比在家里看項目建設直播更真實、更切身實地”。13日,小雙返回公司武漢項目接受隔離醫(yī)學觀察?;叵霂滋斓木o張工作,他感覺很有收獲也很有成就感:“能用自己的專業(yè),為疫情防控做些事情,這是我人生中難忘的經(jīng)歷。”
“待到櫻花爛漫時,便是互道安康日!”在武漢項目上工作了一年時間的小雙,對武漢這座城市最終贏得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充滿信心:“相信武漢定會戰(zhàn)勝疫情,期待那個車水馬龍的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