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后一小區(qū)居民舉報:防疫關卡成擺設?
這兩天我們看到了很多街道、村鎮(zhèn),小區(qū),都是全民行動,一絲一毫都不敢怠慢,值得點贊。當然,有做的好的,自然就有做的不好的,浮山后一小區(qū)的一位居民打來電話反映,說自家小區(qū)防疫的關卡成了擺設,事情真的如此嗎?
合肥路以南,遼陽西路以北,勁松三路以西,勁松一路以東,浮山后一小區(qū)總共有幾十座居民樓,由于是開放式小區(qū),所以一部分居民樓臨近馬路,小區(qū)的圍擋也留出了方便居民進出的出口。如今,偌大的小區(qū)只留了兩個出入口,確實給居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可疫情當前,大伙兒也都能理解和支持。只不過,出入口的關卡變成了擺設,這讓各位居民的心里著實不是個滋味。事情真的如此嗎?記者立馬趕到了現(xiàn)場。
同和路和裕環(huán)路路口,記者看到了居民電話中所說的桌子,上面清楚的貼著幾個大字,外來人員車輛禁止入內。可是,記者駕駛車輛,卻輕輕松松進入到了小區(qū)內。小區(qū)里,凡是臨近馬路的出口都已經被圍擋封堵,很快,記者的采訪車開到了合肥路上的入口處,看到了相同的桌子。
采訪車圍著小區(qū)整整一圈,又回到了最初進入的地方,可是,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人上前詢問車上人員的信息。記者在門口停了將近20分鐘,不管是出入的人員,還是來往的車輛,桌前兩位工作人員都沒有上前阻攔登記,或者測量體溫。甚至還摘下了口罩,抽起了煙。難道是本地車輛沒能引起工作人員的注意?記者決定,下來走走。
不落實身份信息,怎么能確定外來人員的具體情況?記者隨后將問題反映到了轄區(qū)的河馬石社區(qū)居委會。
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進門應該登記,并且測量體溫,可是記者的親身體驗卻并非如此。這又是什么回事呢?
河馬石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測體溫這一塊,現(xiàn)在去買貨了還沒回來,測體溫的探測儀我們報了辦事處了,辦事處都給我們解決不了。給我們一個腋下體溫計,你說進出能把體溫計夾上嗎?,F(xiàn)在物資太緊張了,現(xiàn)在主要是查外地返青的車輛,這個下午我給他們開開會,加強加強工作紀律。